跳转至

前言

关于课程

在近20年前,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就曾断言“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我并不愿意简单地附和这一观点。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去独立地观察这一论断是否成立。你的部分助教、老师们在这十几年中曾经努力地让一些课程变得更好。如果你愿意去访谈一些学长学姐获知他们对课程的真实评价,你会发现有一些课程改革的努力确实卓有成效。

但我们也承认,一些课程由于历史因素,并不值得大多数同学花费机会成本去学习。

选择一门课程的得失

课程是系统性的。选择一门课程不仅仅是投入时间,输入作业、代码、答卷,输出得分的交易。

你的损失或许不仅是时间,或许还包括习得了某种“我了解这门课对应领域”的错觉,导致在未来某个应用情景到来时惊觉之前的课程学习并无实效;

你的取得也不仅仅是分数。你将或多或少地获得(也不排除失去)一些能力。这些能力或许将影响你在下一门课的得分、或许能够帮助你赢得一场比赛、一次竞争。你还或许可以通过这门课认识一些擅长该领域、有志于深耕该领域的朋辈、任课老师。你们之间或许会发生一些课程之外的故事。

课程的目的

在大多数知识、课程都已开源,大多数本校课程都可以旁听的今天,在可以选择时,为什么要选择一门课程呢?我给出两个我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受监督。如果你不是专业前5%自律、有规划的同学,那些优质的开源课程、开源项目将大概率与你无关。据统计,未修读jyyOS但领取了作业评测token的同学中,只有xx%的同学真正跟完了课程(有待jyy老师填入一个数据)。能够有效规划自己的人生、自主学习、长期主义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学会一门课程更加困难。对于大多数NJUCS普通同学而言,ddl仍然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个理由是交流。要意识到,身边能够找到的许多同学正在、或者曾经学习过相同的内容本身意味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其他由你自主选择的开源课程相比,你将有机会与正在修读课程的同学或者曾经修读课程的学长学姐、助教共同探讨具体的课程问题;你将从解答朋友的困惑、整理课程资料并分享给朋友的过程中获取情绪价值;你将有更充分的理由线下询问授课教师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而教师也更大可能对这些问题有所准备。就这个理由而言,即使你选择公开的课程,我也建议你能够加入对应课程交流群或论坛,找到一些人(至少是能力足够的AI)来交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下来分享给社区中需要的人。

如何阅读选课指南

选课指南的时效性

大部分的指南都会附上选课时间。你或许会发现课程评分也分大小年。前一年可能难度比较高,但是后一年又成了宝宝巴士;前一年老师和蔼可亲,给分大方;后一年总评落定以后,一大波学长挥师评课网站上进行正义的讨伐。

课程的质量、内容是流动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前一年由于课程给分过高,老师受到了院系的警告;比如前一年老师发现大家掌握得都很好,觉得可以稍稍添加一些内容。一些进步空间很大的课程也确实有进步可能。如果一门课程刚刚起步,一项作业初次被布置,那么期其中各种工作量、难度的不合理都未必会延续到下一年。这样的内容也未必是教师的本意。

教师未必具备准确评估课程难度、任务量的能力。这一点也往往体现在考卷中。大学的考卷不像高考卷那样题型稳定、各类知识点的难度和题目正确率都有大量统计数据支撑,而往往仅靠授课教师与几名助教凭感觉出制。在结果上呈现出“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结局。也就是某一年发现难度过高,如果教师也认可这一点,那下一年大概率难度会下调。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教师认为应该给出足够的压力来帮助本科生们深刻掌握这门他认为足够重要的课程,那高难度、高要求将持续下去。

教师能够提供的帮助也是流动的。或许前一年一位教师积极帮助了许多本科生,带领他们开展科研实践。然而本科生们给这位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成为了一批深刻的教训。故这位老师将不愿意在下一年继续在本科生身上浪费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再愿意培养学生,只是希望学生能够首先向他自证学术意愿与投入时间。

学长学姐们无法准确地描述课程发展的逻辑与细节。不过数年前的选课指南参考价值确实会有所下降。

独立地事实核查

我们无法确保贡献者呈现了正确的事实。我们仅试图呈现一批同学们值得关注的命题、呈现更丰富的、值得被核查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保证考试的难度如前几年一样,但可以告诉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下概念默写;我们不能保证你能够套磁到老师,但可以告诉你套磁课程教师是曾经被跑通的隐藏剧情;我们不能准确呈现出作业的难度,但可以告诉你一些作业做不出来或许并不是你的问题。题目可能确实很难很难。

我想和你们分享的观点是:对于每一条你打算相信并为之投入时间、金钱、注意力的信念,你都需要去独立检验他所设涉及的事实是否属实。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你可以和人讨论,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甚至可以考虑后完全同意别人的意见,但是你必须独立地设计实验、核查事实。

你可以去访谈一些学长学姐或hr,问一问就业、考研、保研所要考察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可以在开学就去采样攻关几个课程难点,看看自己感受到的难度与课程评价反馈的是否一致;你可以去和教师深入交流他不愿意招收本科生的真实原因,那或许和你原先预想的并不一样。

信息核查能力是你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力。是任何外界信息所不能代劳的部分。

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比起精心选择每一门课、精心选择导师、(甚至包括精心挑选一个“最好”的伴侣),我更赞同同学们应当培养一种在多数情景下都能够活得很好的能力。

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在“如何选择”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更应当将精力投入在提高“即使选得没那么好,我依然能够survive”的能力。也就是培养自己通用的能力与竞争力。

我希望同学们只将评课内容当做辅助自己排除掉最不适合的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工具。其余的随机性仍然是属于同学们的自由探索、自由试错的空间。

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南京大学平安地学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请查看评价指南了解如何评价课程!

评论